2019-1-18 第廿三次全馬 23/12/2018 第五屆 福州馬拉松 YL TO 簡短報告 後感

冬至和聖誕期間和太太Polly到坊了福建福州旅遊及跑了一個全馬賽事。

Hea遊福州三坊七巷,日又去,夜又去。

遊覽了幾個公園,又去行鼓山十八景,不停吃地道小食,最有趣是在市中心要拿著麵包(原來是榴蓮麵包)從店外排隊到店內比錢。

已經多年沒有去內地旅遊,不知道是否國策,所有公廁都非常新淨,非常非常之清潔,公共巴士路線又多,又平宜,¥1 搭全程。下次再返內地,要搞個微信戶口,我們現在是少數用現金的鄉下人了。

全馬全程42.195km,我們倆口也40年了,算是另一個不太長的馬拉松吧。

三年前已經想來福州跑馬,取其交通方便,今次是第二次參加國內全馬。今次和 跑班同學Patrick一起參賽。

Patrick Fu 也有福州馬的報告,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網上報名 - 十一月初 ,先到先得,我在開始後幾天才報名,也成功有位。

大會Expo - 流程順暢,國內人好多嘢玩,完賽也仍有很多活動,可惜我們要趕著回酒店,所以並沒有逗留。

寄存行李 - 快捷,取回也非常快。

上線 - 全馬/半馬/fun run 分區集合,秩序井然。

賽道 - 國內標準吧,沿途有保安維持秩序,保持賽道暢通,似乎開賽前有灑水,路面沒有塵灰,賽道寬闊,又算平坦,主要是直路,沿途的風景不錯,可惜今天天色昏暗。

官方補給 - 5km 後每2.5km 有水站,好早已經有香蕉、朱古力、番茄仔、蛋糕仔供應,算是不錯,也有好多水站有提供海綿。醫療站多數用噴霧劑,我都享用了四次😅😅😅

醫療隊 - 沿途有不少醫療服務人員一起跑及巡邏,令人感到安心。

官方啦啦隊 - 多數是在舞台上打鑼打鼓表現。

民眾啦啦隊 - 附近民居處都算熱鬧,有些人更特別打扮🤣🤣🤣

終點交通 - 免費直達三個地點,快!

完成牌 - 有心思,幸福滿滿,大家都增添一點福氣吧

結語:好玩,有水平

b1.jpeg
b4.jpeg
b5.jpeg
b8.jpeg
b9.jpeg
b2.jpeg
b3.jpeg
b6.jpeg
b7.jpeg
b10.jpeg
b11.jpeg

2019-1-11 第廿二次全馬 9/12/2018 第四十六屆Honlulu Marathon YL TO 簡短報告及賽後感

這個Honlulu Marathon 馬拉松是 我 (Mr.Right) 和 太太 Polly (Mrs Always Right) 邁向四十週年一個好好的活動。

Honolulu Marathon 全馬是一個沒有限時的全馬賽事,所以好適合拍住拖慢慢跑、慢慢行的42.2km長途賽事,亦是一個好適合初哥體驗馬拉松的賽事。

賽事在晨早05:00起跑,在煙火綻放同時起步。到了08:00太陽已經高高掛在天上,給選手一點磨練。

事實上,我們在賽事中遇到幾對新婚夫婦,一對結婚30年和一對結婚40年,也見到很多對拖著手前進的跑手❤❤❤, 我們當然也是全程一起慢慢前進啦💪💪💪💪

可能由於不限時間,除了只接受女士參賽馬拉松外的賽事外, 這個 Honolulu Marathon 女子選手的比例比其他賽事高很多,有接近一半人數。另外,老人跑手亦有很多,有些八十歲以上。小孩跑手由家長陪同下參賽也不少。在美國,肥胖型跑手非常多,這個賽事亦特別多跑(或行)的肥胖型選手。

我相信除了日本本土賽事外,這是個最多日本跑手參加的賽事,估計有 6-7 成,有時四周都是說日文的跑手,感覺東洋選手比西洋選手多很多。

時間不受限,全程行的跑手也有很多,甚至在初段已經開始行,不是跑馬拉松;

也有消防員,背著全套裝備行足全程;也有似是軍人,背著35kg背包行足全程。

這個賽事,大會提供很多水站,只提供水和sport drink🤣🤣🤣🤣,如果沒有帶備乾糧,也可以到路線途中的M記吃一個午餐再前進。

在過終點一刻,司儀有讀出我和Polly的名字並提及是香港來的跑手。

我們也是只要安全完賽:

前段,七成慢跑,三成急行

中段,三成慢跑,七成急行

後段,七成急行,三成慢行

結果

3:35 完成前半馬,7:39 完成全程,非常滿意的成績🥇🥇🥇

由於是全無時間壓力的馬拉松,大家不論肥、瘦、老、幼、男女都很鬆容地前進。Polly第一次完成全馬,興幸沒有什麼傷痛,當然疲累卻是在所難免的。

今年最遲到終點的選手用了15:19:41完賽。

如果是想做時間的跑手,可選擇排前起跑便不多人阻擋,路線比較平坦、直路多,但天氣稍熱,大概22C-26C。

a1.jpeg
a6.jpeg
a3.jpeg
a5.jpeg
a9.jpeg
a11.jpeg
a13.jpeg
a15.jpeg
a17.jpeg
a2.jpeg
a7.jpeg
a4.jpeg
a12.jpeg
a8.jpeg
a10.jpeg
a14.jpeg
a16.jpeg

【2016-10-29 第七次參與馬拉松 韓國春川馬拉松 後感 YL To】

去年初剛剛完成了渣打半馬,同事 Hester 提議我出外跑跑,她又説她的朋友看過電影 「我的馬拉松」就去參加春川馬。

這令我萌生去韓國春川的念頭,上網看過,賽道沿途有23公里紅葉、黃葉的風景,甚是好看,另外小學同學 Anita也極想跑一個馬拉松,所以就決定一起參加十月下旬在春川舉行的馬拉松賽事。可惜去年年中南韓發生的中東呼吸綜合症令我們卻步,我轉而參加了日本那霸馬拉松賽,結果今年我們才順利參加韓國春川馬拉松。又是下一個星期30/10/2016大阪馬連馬的首站。

我們一行六人,我參加全馬,另外Anita, Wong, Amy 和 Lai 會首次參加海外賽事10公里, 我太太就在起跑點及終點打氣及支援。預算21/10早機到韓國首爾再到春川,由於預計颱風「海馬」會接近香港,所以原訂的航班取消了,幸得Anita立刻作出安排 ,我們找到凌晨的機位,幸運地提早出發,避過了風頭。在首爾乘搭兩個半小時巴士到春川。

基本上春川馬沒有賽前Expo,大會將選手包寄到韓國選手家,外地跑手如果沒有韓國地址,都會在起跑當日早上才領取選手包,無須多走一次,慳了一程交通時間,算是便利了我們。不過既然我們提早到達多出了時間,便坐火車去加平再到Nami Island (南怡島) 輕鬆觀光一下。看下紅葉黃葉。

在賽前一天的早晨,我們從酒店跑往起步點,試一試跑衫,適應一下天氣,發現原來只需十五分鐘,約兩公里便到達目的地,非常方便。

大會在起跑當日在運動場上設置選手包提取及寄存行李處,非常有序,清晰,應該給予一個大like。另球場內也有贊助商的展銷攤位。

今年是第七十屆春川馬拉松了,約有17000名全馬跑手及7000名10公里跑手。比賽早上較昏暗,氣溫下降到約12C,比較寒冷。我選擇了比較保溫的跑步裝備去跑。

全馬09:00起跑,而10公里在10:00起步。起跑點在Gongjicheon Park側河上的橋上出發,全馬順時針方向沿衣岩湖江邊跑。在8.3公里過橋往對面河跑,然後28.3公里再右轉過橋經過一個水壩,向春川方向完成一圈後回終點,亦是起跑點。而10公里往前跑5公里折返同一路線返回終點。

在球場,隊員們 興奮地影了一番相片後便陪我一起到全馬F區等候出發。09:00遠處傳來炮竹聲音,相信是全馬起跑。

這個賽事的起步方式,當然仍以預算完成時間分配在相關組别排隊出發。Elite組一嗚槍便立刻飛跑出去,我編在F 組等了十分鐘仍然企在等候區寸步未移。這是特別之處,原來每一組都要跟著helpers帶隊,每次一組等前面組出了發才移前跟著helpers到起跑線停下來,又一輪韓語「#$-%」打氣及好像最後數三聲3 2 1 才出發。到我站在起跑線時間已經是 22 分鐘了,好像是輸了在起跑線,但是只要是跑好往後的便是好了。這個方法好適合我們的休悠跑手,只是和自己時間比較。

出發後明顯完全不見路邊有什麼觀眾及市民打氣的蹤影,基本上只有跑手,救護人員在馬路上的賽道,到了接近 終點還有2公里才見一些市民打氣,大會每5公里安排 了韓國打鼓的啦啦隊,這亦是唯一的一群啦啦隊。整體上比較香港的氣氛更平靜。

Anita, Wong, Amy 和 Lai 他們 在10:00 10公里起跑了,他們先後在11:00左右完成第一個海外10公里賽事,恭喜,恭喜!他們取過完走紀念牌,行李後便去咖啡店享受一下後再回到終點等候我回來幫我拍照及打氣,謝謝。

沿途大會並沒有設置 廁所,連路邊民居及商店也不多見,比較起日本的商店提供方便的地方也完全欠奉,一起跑不久,已經有不少男跑手在路旁草叢邊解決一下壓力問題,女跑手只在約 20k 處有一廁所給她們減壓減壓。

路線都是有上斜,下斜 ,而且不短,只是在33公里後全平坦道路,但比較香港渣馬上下坡又平坦得多。由於沿衣岩湖江邊跑,有很多路段都比較大風,沿山上幾十公里都有紅葉及黃葉,可惜天色昏暗,紅葉黃葉不太顯現。在跑步一會後,天色放晴,滿山紅葉黃葉在太陽底下又顯現出來,人生就是這樣,很難完全完美的。大會今年是橙色的背心,很多選手們都穿著了,在山區中確實構成美麗的畫面。

大會每5公里才有一個水站,在20公里水站有朱古力餅,25公里有energy gel及30公里香蕉提供,其它水站的食物就欠奉。又中途有濕海綿供應降溫。當然我仍然和以前一樣,上線前再吃一個朱古力energy bar, 今次水站較少,我在15公里吃了自攜帶的energy gel, 20公里吃了自攜的nut energy bar,又吃了一塊大會的 朱古力餅,25k 吃了自攜及大會的energy gel, 在30公里吃了大會的半條香蕉便一直跑回終點。

溫度一直在12C,到了後段還下著小雨,加上又大風,更加清涼。我的手套一直戴著跑全程。由於天氣涼快,每 5公里才有水站尚可接受,跑起上來也比較輕鬆,尤其是後段30公里仍然保持速度,並不像北海道馬慢了很多,這次跑得較為舒服。

今次少了奇裝異服的跑手,在4公里見到吹氣 E神Baymax 1奮力前進,在今天咁大風的賽道,我都不知道他能捱到那裡。在約5公里聽到廣東話交談的男女聲音,原來男的穿著紳士禮服跑,11公里見到一件貌似RMAC的師兄在前面跑,原來真是馬鞍山班的Simon 師兄,當然和他自拍一張照片後便各奔前程。

有好多pacers一起跑,大會原來在每組都有幾個時間的pacers。例如E組有04:20及04:40 pacers, F組也有 04:20及04:40 的pacers。這個安排也比較特别,這是因為每組起步時間也有些差距。有趣的是一名 F 組 04:40 pacer一路跟著,他好像抽筋,在38公里慢下來。

跑了41公里時 Anita 在那裡等我,沿途到終點幫我影了幾張照片,到終點 其他隊友也在等我,甚是開心完成最後100m。

今次完走個人時間 4:44,大會時間 05:06,前半段:2:18, 後半段 2:26,尚算均速。今次都算是 PB 了。

要快快休息幾天在 30/10 悠閒地 跑連馬的第二站大阪馬拉松吧。

總體感覺:
1. 賽事安排順暢
2. 主菜看紅葉黃葉,美麗的湖面也因為天色陰暗而失色
3. 賽事日天氣比較涼快,每 5公里 才有水站尚可以,如果氣溫高一些就可能有問題
4. 氣氛一般,觀眾

【2016-04-01 Kitakyushu Marathon Jason】

日本北九州市 21/2/2016

北九州市位於日本的九州島最北端,與本州之間隔著關門海峽,北側為日本海的響灘,東側為瀨戶內海的周防灘,隸屬於福岡郡。1963年由門司市、小倉市、戶畑市、八幡市、若松市合併組成,因位處九州的最北端而取名為「北九州」。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小倉為日本皇軍製造軍火的最大工廠之一。 2014年為了紀念福岡縣北九州市創建50週年,舉辦了北九州馬拉松。 起初只是計劃舉辦一屆,但報名人數達到了限定人數的2倍以上,連本地民眾也強烈要求大會將比賽延續舉辦下去,因而主辦當局決定在每年二月也繼續舉行。除了全程外,賽會還有二人全程馬拉松項目,兩個人分別跑20.1km+22.1km,共同完成一個馬拉松。

從博多出發前往小倉,有兩個選擇,首先是快捷和便利的新幹線,單程16分鐘,但價錢較貴。另一個是用旅客JR Pass 可以自由乘搭的鹿兒島本線,有分普通、快速和急行,班次較少的急行列車需時大約70分鐘,價格卻只是新幹線的四分之一。由於和家人同行的關係,我這次旅程的住宿位於藥院大通附近,和博多車站也有20分鐘的巴士距離,故比賽當天早起坐頭班巴士出發已是一大挑戰。 大會EXPO 位於JR 小倉站北口的西日本綜合展覽館新館,下車後沿途都有工作人員指示,周圍亦掛上大會的海報。以日本的馬拉松賽事來說,北九州規模不算太大,紀念跑Tee 索價三千三百日元,款式和顏色選擇卻不多。場內設有多個贊助廠商的拍照攤位,負責人熱情十足,用作打氣和支援的道具應有盡有,對於從各地各縣而來的參加者,安排說得上非常周到。唯一可以改善的是大會在物資袋内的便利雨衣,竟然是背心版,不論擋雨和保暖效果都非常一般。

比賽當日天氣晴朗,早上氣溫大概八度左右。列車上我們隨著其他參加者,在JR 西小倉站前往位於小倉城公園的起點,到達會場時現場氣氛熱烈。根據過往的馬拉松經驗,日本跑手會在比賽開始前半小時到起跑區等候,參加比賽的開幕儀式。所有行李寄存巴士也會在此段時間停止接受存放,各健兒會按自己的預計完成時間在等候區起步。不過,六小時的時限是以大會時間來計算,以約一萬個參加者的跑步賽事,最後一批出發的,通過起點時已經過了11、12分鐘左右。

全馬路程由小倉城出發,頭20km 有少量起伏路勢,先向西面的八幡市、枝光市丶戸畑市進發,經過一半路程返回小倉站後,再往關門海峽方向繼續,然後折返。關於比賽策略,我視頭10 公里為熱身,找一個合適的歩速,以每公里6分鐘,輕鬆走過各個Check points,途中更會和造型獨特的選手並肩而行,互相打氣一番。大約23km,經過門司港,賽道沿海岸線而行,景觀更開場的同時也有遇到更大逆風,擁有良好心態和穩定的跑步節奏,有助保存體力。 30km 經過下關大橋的折回點往後,不論是高手或新秀也會有類近的感覺,雙腿酸軟步幅收窄,這也是意料之內,所以我在每次經過補給站時,也要爭取時間小休,快速吃喝和進行少量伸展,加上拍照時間,兩分鐘左右的偏差是容許的。同時間,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那個時候我只好不斷跟自己打氣,希望能以Sub 4'15完成賽事。

賽事進入最後5 公里,經過延命寺臨海公園,得到炭燒和牛肶作強大支援,我也提高了步速返回小倉市區,為衝線作最後努力。橫過最後的砂津大橋後,右前方就是北九州國際會議場,終點在望。

通過42.195km 的時候,我也跟著部分日本選手一樣,向Finish Line 致謝。掛上完賽獎牌那刻,非常感恩,能夠順利和平安完成一個海外馬拉松,此刻無價。這亦是婚後第一次和太太一起完成的馬拉松賽,心情興奮實非筆墨能形容。走筆至此,這個馬拉松見證了我跑步生活的一個小小里程碑,它讓一個原本平凡無奇的上班族變成了一個有故事的人。這個過程要感謝家人和朋友的鼓勵、RMAC 教練和隊友的支持。

一場馬拉松結束後,另一場會開始,有時候在同一條跑道上,有時候則是完全不同的賽道。每名跑者都會在跑道上看到能告訴朋友的東西,希望他們能了解他從那次體驗中得到了什麼,贏得了說故事的權利。談理想不如為興趣,如果愛上一項運動,赤有幸能將其他興趣-旅行和寫作共同進行,不失為一件難能可貴的壯舉。

Jason See

以跑步為目的而旅行的生活實踐者。